半岛彩票:连“渣”都是宝!福建福州每天4200吨生活垃圾这样

  新闻资讯     |      2024-11-23 11:38:47

  昔日垃圾山,今日生态园。置身福州市中心17公里外的红庙岭上,看不到垃圾,满眼尽是绿色,空气清新怡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曾经是苍蝇漫天、臭气冲天的垃圾山。老福州人避而远之。

  3年不到,红庙岭基本建成全国固废处理工艺先进、处置体系完善、生态效益良好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每天能“吞进”福州市中心城区4200吨原生生活垃圾,产出133.6万度可上网电量、25.5吨生物柴油、33万块环保透水砖、50吨园林绿化用基肥。

  每天早晚6点到9点,家住福州市晋安区某小区的王大爷,都要拎着一袋袋分类好的垃圾,送往小区东门的垃圾分类屋。王大爷说,刚开始觉得很不方便,要走很远,还要固定时间丢垃圾。福州市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多来,他也习惯了,“每天走动走动还能锻炼,看到小区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心情都变好了。”

  红庙岭成了这些生活垃圾的“好去处”。2020年10月16日,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垃圾处置设施之一——厨余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专门负责处理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和剩饭剩菜。上午10点,福州市中心城区第一车厨余垃圾运抵这里。工人们按下按钮,闸门自动打开,清运车里的厨余垃圾自动完成“卸货”。5吨的厨余垃圾很快在储池内堆成一座小山。

  “这些垃圾将经历‘厨余垃圾预处理+干式厌氧消化+沼气发电上网+沼渣堆肥’等一套全自动化的‘变身’流程。”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调试负责人吴靖宇介绍,经过破碎、磁选、筛分等环节,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金属、杂质以及不可降解物质将被各自分离。

  筛选后的有机质将被传送带送至厌氧罐,经过22天的发酵后,这些有机质完成了绿色“变身”,转化成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可发电,进入千家万户;沼渣可堆肥,滋养园林绿化;沼液则经过园区内的渗滤液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自然水体。

  本次新建的厨余项目设计总规模为800吨/天,项目建成投用,可以满足福州中心城区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及废弃水果蔬菜等有机垃圾的全量处理。

  而厨余垃圾处理环节的臭气难题,在红庙岭找到了“克星”。“我们采用设备定点臭气收集与车间区域换风的臭气收集模式,将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臭气集中输送至臭气处理系统除臭。”吴靖宇介绍,项目共设置9套臭气处理系统,采用“化学洗涤和生物滤池”方法对各个车间的臭气进行双重处理,进而达标,排入空气中。

  “目前,全国垃圾分类尚处于探索阶段,拥有成熟案例的并不多。福州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厂是宁波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升级版,采用德国干式厌氧处理技术,在全国厨余垃圾处理工艺中最为先进。”吴靖宇所在企业此前负责建设宁波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根据宁波项目的运行经验,我们改进了项目的搅拌轴,增加了平推轴,采用全国第一的卧式厌氧发酵技术,让垃圾铺开更均匀,厌氧发酵更好,产沼率也更高。”

  倒进剩菜剩饭,变成电能肥料。除了厨余垃圾,在红庙岭经历“变废为宝”的还有餐厨垃圾(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大件垃圾、医疗废弃物……这些生活中“无用”的废弃物被运抵红庙岭后,分别找到各自的“家”,进行分类处理,并直接在各自的处理厂完成“变身”。以餐厨垃圾为例,“每天有250吨餐厨垃圾进入餐厨垃圾处理厂,加上每天收集的25吨地沟油,可以提炼12吨左右生物柴油,主要出口欧洲国家,同时,通过对餐厨垃圾的集中处理,每年能防止2.1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国人的餐桌安全。”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立宏说。

  “这边是建成的危废、飞灰项目,前面是刚刚投产的厨余项目,那边是快马加鞭建设的协同处置项目,再往那边还有……”站在厨余垃圾处理厂的观景台眺望,杨立宏如数家珍。

  从垃圾焚烧到填埋,再到餐厨、厨余、危废、大件、园林、飞灰、炉渣、渗滤液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红庙岭实现了全覆盖,在全国同类型园区中,福州走在了前列。

  跟随项目组来到红庙岭一块坡地上,眼底是广阔起伏的草场,曲折的小路一直延伸到远处莲花峰下,三两亭子静置其中,俨然一座城市休闲公园。“你肯定想不到,这底下填埋着福州过去20多年的垃圾,总共1000多吨。”项目组人员说,20多年前,这里是375亩左右的垃圾填埋场。

  “2010年,我刚到这个地方,填埋场还没封场。垃圾裸露,到处都是渗滤液,整个马路黑压压的一片。我们班车上山时碾过去,‘轰’地一下苍蝇漫天。”参与2016年填埋场作业的陈榕想起当年恶劣的环境,记忆犹新。

  如今,脚下的填埋场已经完成生态修复,绿草如茵,将成为园区建成后800余名工作人员的休闲公园。

  这个休闲公园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天然厌氧发酵场。在草场下方的黑色覆盖膜下,过去20多年的垃圾渐渐陈腐,产生的少量沼气,每天通过分布在草场的管道收集,用于发电;覆盖膜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渗滤液的产生,经过抽排后,越来越少的渗滤液,通过专用的管道送到园区渗滤液处理厂进行专业处理。

  红庙岭一期填埋场修复后,地下陈腐垃圾产生的沼气由专用管道收集,图中可见散布在草场上的管道口。人民网 陈欢欢摄

  红庙岭的“华丽变身”发生在2017年。当时,福州市全面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福州市委、市政府重新谋划,把红庙岭定位为承接全市主要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置园区,并以垃圾分类处理需求为核心规划园区建设。

  “当时垃圾分类还没全面推行,但我们就提出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林坦说,规划提出要建成集固废资源化利用、节能环保产业聚集、环保宣教于一身,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确保福州30年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蓝图已经绘就,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按下“快进键”。2017年先后启动18个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新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吸引实力企业参与项目建设,政府与社会资本总投资42.6亿元,达到前20年投资总额的4倍。

  “太快了,按照项目进度,全部建成一般都要五六年,而我们只花了两年多就建成了完整的生活和生产固废处理体系。”林坦说,这样的“加速度”来之不易,“我们要克服一年200多天雨雾的不利施工条件、山高路险带来的施工难度,更要随时解决项目进程中的突发问题,太难了。”

  如今,17个项目已相继建成投用,随着最后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在年底前建成,福州将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告别生活垃圾“填埋时代”。

  “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对福州市推进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福州具有重要意义,是福州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5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福州市委王宁(现任福建省委、省长)在调研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时说。

  2020年是“两山”理论提出15周年、福建“生态省”战略实施20周年、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评估的验收之年。

  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为福州市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随着现阶段大头项目建成投用,红庙岭每年能节约能耗6.33万吨标准煤,减排60万吨二氧化碳。

  11月12日,福建省委、福州市委林宝金在调研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时说,要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处理好园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关系,全力建好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我们统筹利用不同生活垃圾处置项目之间的能量转换,最大限度利用各类生活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林坦如是阐释“循环经济”,进了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垃圾”,最后连“渣”都能产生经济价值。

  在红庙岭,随处可见“循环”。以厨余项目为例,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经分解产生沼气,通过收集和提纯沼气用于发电上网,发电产生的余热用于恒温厌氧罐的保温,剩余的沼渣用于园林绿化的基肥,单个项目内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小循环”。

  共建共享,也是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一种表现。“协同处置项目是园区的托底保障设施,厨余厂、餐厨厂的沼渣,渗滤液的污泥,大件园林厂的木屑、皮革等无法在本工艺环节中处理的废弃物,全部集中到协同处置项目进行造粒,然后利用焚烧厂汽轮发电机发电后产生的余热来脱水,最终用焚烧发电完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杨立宏介绍,和协同处置项目一样,园区内炉渣、飞灰、渗滤液处理厂也采用共建共享模式,既能节约用地、减少管理成本,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以炉渣厂为例,经过焚烧厂焚烧后的炉渣全部运到炉渣厂进行制砖。通过炉渣筛分-破碎-磁选-重选-电子选-光选一套流程下来,铁块、铝块、玻璃块等杂质被拣出,纯炉渣进入制砖厂压制成砖。由炉渣制成的环保砖,比普通红砖透水性好、硬度强、更轻便。这样的砖块,在红庙岭每天能产出33万块,销往全国各地。

  背靠数字福建,红庙岭智慧监管也走在前头。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红庙岭打造“5G+垃圾处理”精细化管理体系及第三方监管服务平台,通过对园区全产业、全体系、全过程、全时空的管理和监管,对各垃圾处理设施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废水、废气、废渣控制达标排放,同时,将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监管纳入一个透明开放的体系,向社会公开。“我们可以放心地告诉老百姓,园区对每天产生的垃圾‘日产日清’,不对大气、水、土造成污染。”杨立宏自豪地说道。

  福州市是全国生活垃圾分类重要试点城市之一,自2019年5月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在全国46个试点城市考评中的排名持续提升,进入全国前十的先进行列。身处后端处置链,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为福州市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体系做好托底保障,为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增添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