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彩票:浙江:积极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资讯     |      2024-11-23 10:58:16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基础性产业,石化化工行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命脉,也关乎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

  石化化工行业是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浙江省石化化工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22年浙江省规上石化化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万亿元,总量规模居全国第三。

  为更好地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绿色化数字化稳步推进。同时,不断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相关行业间耦合发展,夯实行业稳增长基础。

  石化化工行业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主动运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四个强化”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贡献。

  走进位于浙江衢州的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集团”)氯碱新材料事业部全域远程智控中心,只见岗位人员输入盐酸炉反应的目标值和最终产品纯度,然后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系统就自行调节起负荷。岗位人员只需依靠屏幕关注指标运行情况即可。

  “以前负荷全靠我们手动调节,现在通过‘零手动’改造,实现了系统一键升降负荷甚至一键开停车,我们只需输入我们想要的产品数据,其他完全由系统自主控制生产。”岗位监控员孙亚强说。“全流程‘零手动’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探索作业流程的改善和系统优化工作,而且‘零手动’装置节能减排降碳效果显著,装置经济运行水平大幅提升。”

  作为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巨化集团积极统筹做好生产经营全链条“数智化”改革提升,持续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有效提升装置经济运行能力和公司智慧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数智化”挖掘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随着数智化变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智慧化场景在一线落地,为企业各个岗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成效。在这过程中,不得不提巨化集团著名的“三零”工程,即“零手动、零备机、零距离”,其为巨化集团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也为石化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们通过深入实施‘三零’工程,不断强化智慧管理,深化智能制造,通过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的数智化大平台支撑精兵作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巨化集团首席工程师吴鸣浩介绍,在“三零”工程赋能下,巨化安全环保本质水平和节能减排降碳各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

  在化材公司数字仓库的一角,保管员正拿着手持终端(PDA)扫描二维码,从接单到出库,全程不到5分钟。巨化集团供图

  “零手动”,即装置全流程智能化,巨化148套主生产装置全部完成“零手动”改造,大幅提升装置节能减排降碳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每年创效超3亿元;“零备机”,打破了化工行业主要设备“一开一备”的传统生产模式,全年检维修总量同比下降20%以上,大幅提高装置设备运行效率;“零距离”,是指巨化对准业务、瞄准用户,全力搭建全方位数字化大平台,锻造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业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精益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巨化集团还不断迭代升级数字“e人”应用场景,让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安全、简洁、数智。

  在位于浙江杭州的恒逸集团下属企业浙江双兔新材料有限公司化纤生产车间内,负责质检的不再是一线纺织女工,而是一名AI质检师。

  据了解,化纤丝锭质检是重要的生产流程,传统质检主要依靠人眼加手电筒,质检工人盯着强光看上8个小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效率较低。智能质检设备改造后,原来的普检变成了机器筛查后的复检。

  “将质检员的工作经验转化成数据,让人工智能设备学会辨别产品缺陷,我们现在人工只复查设备剔除出来的这部分,大大减低了人工劳动量。”浙江双兔新材料有限公司质检工程师王礼娜说。

  利用工业相机对流水线上的丝锭进行拍摄,每个丝锭会生成10余张照片,每张照片会被拆分成上百个部分,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生产线上的AI质检设备与AI算法结合,一个丝锭的检验时间只需2.5秒。通过智能质检,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检测速度提升了4倍,良品率提升12%,每年为工厂降低成本数千万元。

  近年来,恒逸集团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时代,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加快推进信息互联,搭建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自主成功开发单锭数据流系统,并在全国同行中开创性地研究应用AI智能外检。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供应链配套优势,倾力打造一体化与可视化“恒逸大脑”,实现了从客户营销、线上交易、金融服务,到库存管理、智能储运、物料配送全流程管理。

  恒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质检设备解决的不仅是眼下一个生产环节或一条生产线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产品及其背后的技术应用,实质上是企业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型的不断探索,未来智能化改造将向全产业链延伸。

  乘“数”而上,以“智”提质。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从建成多家未来工厂和智能工厂,到开发石化化工领域自主可控的数字化操作系统;从运行全国首个省级“化工产业大脑”,到打造全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智赋能正不断为浙江省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以下简称“舟山基地”)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首个、世界第二个“离岛型”石化基地,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油气全产业链的核心项目。

  传统印象中,“石化化工”与“绿色”这两个词似乎很难形成关联。然而,在舟山基地,二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在这里并行不悖。

  舟山基地位于浙江舟山的鱼山岛上。若非亲身体验,很难想象身处这样一个有着每年4000万吨炼油、420万吨乙烯、1180万吨芳烃生产能力的石化基地,却看不到烟尘弥漫、闻不到异样气味。

  “作为全国首个赋予打造绿色发展标杆的石化基地,从规划阶段起,舟山基地就定下了绿色发展目标。此后,更是将绿色的发展方式贯穿基地建设、生产的全过程。”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舟山始终坚持“国际一流、绿色环保”理念,采用当前世界最先进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炼油、乙烯、PX能效优于全国能效标杆水平,生产过程绿色清洁。舟山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三。

  石化行业想要撕掉“高污染”的标签,实现无废、无异味,可谓难上加难。而在宁波镇海炼化厂区,万里迁徙的白鹭把厂区视作安心栖息的“家园”,并已持续近20年。这足以证明镇海炼化在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镇海炼化始终坚持把安全绿色作为重要基础,正确处理好平稳与优化的关系,持续推行“管理网格化+技术专业化+现场规格化+行为规范化”大安全管理新格局,建立完善HSE管理体系,打造“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成为国内首家达到挪威船级社国际安全评级体系ISRS7级的石油化工企业。

  通过安全环保的体系化治理,开展“治绿”行动。镇海炼化创新实施“每周研一天、现场两小时、会前五分钟”安全领导力提升行动。坚持体系治绿、产品创绿、环境共绿,全力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建成浙江省首座加氢母站,呵护好中国工业企业首个白鹭自然保护地。

  2022年底,镇海炼化白鹭园案例入选全球《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该案例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边会活动上正式发布。为了更好地记录展示白鹭栖息的珍贵画面,进一步发掘白鹭自然栖息地的宣传教育作用,镇海炼化还建成我国首个全天候24小时、365天全球白鹭慢直播平台,让“绿色”理念传播全球。

  此外,镇海炼化更是扛起绿色石化产业链“链长”担当,牵头创建了我国首个“绿色石化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宁波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推动绿色石化产业链向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围绕“治绿”“创绿”“共绿”三个层面,安全绿色发展理念已根植于镇海炼化每一位员工心中,落实到了企业每一项生产行动中。

  在“没有一滴油、一粒切片”的浙江嘉兴桐乡,坐落着一家世界领先的化纤企业——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昆集团”)。扎根桐乡的桐昆集团,以石化PTA、聚酶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被称为全球涤纶长丝行业的“单打冠军”。

  2003年,桐昆提出了规模化、一体化、差异化、集约化的“四化”发展战略。其中,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

  “就聚酯链而言,从资金、技术、准入等各方面壁垒来看,核心竞争力仍是在上游。因打造全产业链的大势所趋,为振兴民族工业、促进我国化工产业和自身企业纵深发展的需求,桐昆一直在寻找机会进军上游,不断延伸产业链,上获资源、下拓市场。”桐昆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2009年,桐昆着手走出桐乡,到嘉兴港区筹建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开始进军上业。在往上游发展的同时,桐昆始终不停壮大主业的步伐,“十二五”期间还建设了恒嘉、恒腾、恒邦等多个聚纺项目,企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5年,桐昆又进一步向上游迈进,参股舟山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了“做强主业、拓展行业、延伸优化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的发展新阶段。至“十三五”末,桐昆在浙江省内的五大生产基地建成,成功打通上下游,形成“炼化—PTA—聚酯—纺丝”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格局。

  “在新时代浪潮中,我们深知一味固守‘一亩三分地’无法获得长足发展。为此,桐昆一步步延伸产业链,一步步将藤蔓向桐乡以外的地方延伸,将桐昆的发展融入浙江的发展浪潮中,打造浙江基地,并在立足浙江的基础上,勇做‘地瓜经济’的探路者和引领者。”桐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桐昆开始走出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