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展现新时尚风貌,芷江西路街道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久久为功,以党建‘芷引力’模式为蓝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好组合拳,进一步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11月28日上午,芷江西路街道环保展览馆揭牌启动仪式在环保科博展示中心隆重举行。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任李林波,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分管领导周凤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培祺出席。静安区环卫管理科科长曹倩,居民区代表、物业代表、社区居民等参加本次活动。
仪式前,李林波、周凤洁等一行走进环保展览馆,详细了解芷江西路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自立法以来逐年的推进情况与成效。馆内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生活中看似无用的闲置物品,通过回收再设计,赋予新灵魂,变废为宝。同时为契合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馆内所有灯箱背景布均采用绿色可降解仿牛皮纸替代;部分光源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双碳目标是一场事关每个人的全动。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可节能约 2.5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 6.4千克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 0.5 千克,可节能约 24.1 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 61.2 万吨……主动量化个人碳排放,减少碳足迹,是实现低碳生活的第一步。目前在城市年轻人中迅速兴起的stooping文化,亦体现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回收和再利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
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任李林波,区绿化市容局分管领导周凤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培祺,区环卫管理科科长曹倩,街道管理办主任居爱君为芷江西路街道环保展览馆揭牌。随着全息球的启动,低碳生活逐渐点亮绿色地球的同时,以复元坊为首的一批双碳社区正式拉开序幕,区绿化市容局分管领导周凤洁对此提出倡议并呼吁。
随后一行人实地查看了新建落地的垃圾房,此次垃圾房的改建严格按照五精标准,从整体设计到实施落地在兼顾外观时尚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做到内部空间更优化,分类更精细,投放更便捷。一改往日传统投口模式,更新为大面积玻璃双开门的步入式垃圾房,采光通风性得以进一步提高;绿色环保草皮上附着的太阳能板和灯条,能够在夜间勾勒出芷江西路街道的板块地图;加上俏皮的彩绘图案,整体美观、大方,又很有识别度,一扫垃圾房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深海蓝搭配荧光绿的沪尚回收侧招十分显眼醒目。垃圾房内布设了可回收物专用的智能回收机,居民用手机扫码,就能对投入的可回收物按照玻、金、塑、纸、衣五大品类实现自动称重、自动积分,待积分累计到一定程度,便可在微信直接提现。从源头实现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有效降低末端处置的时间和成本。
垃圾房内外的摄像头也做了全方位的升级,在常规功能的基础上,与上海电信携手合作,借助其大数据平台优势,在视觉学习+深度学习双模式下,增设自动识别小包垃圾落地、实时掌握垃圾桶内现有余量、动态监测湿垃圾桶内纯净度、针对满溢现象及时甄别报警等附加功能,覆盖日常六大应用场景。实现事件自动发现、任务自动派发、平台监督处置、智能销单统计完整闭环。
此次优化强化了AI,弱化了人工,AI全程自动识别并生成所有案件节点,无需人工干预。相关负责人补充道:比如,在30分钟后,AI会自动触发对比机制,若已处置,则自动办结(无需人工拍照,上传等);若未处置,则自动升级(无需人工转派),待处置后自动闭环。
科技赋能一方面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使得管理可持续,试点可持久;另一方面,减少人为编造数据的出现,使得数据透明化,数据可视化。受到了区绿化市容局领导们的一致肯定。
复元坊内湿垃圾就地消纳形成的有机肥料可用于培植养护树木花卉,活动最后,领导们带头向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分发营养土和种子,传播物尽其用、花香满园的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下一步,芷江西路街道将深入贯彻《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精神,在可回收物精细化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一批高品质服务点;增设面向广大公众开放的垃圾分类宣传阵地,打造一居委一小屋(碳普惠小屋),进一步开拓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借助科技赋能,持续夯实分类实效、源头减量等薄弱环节。让居民在家门口实在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改变,形成认同闭环,不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