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园”,拥有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近些年来,M50历经多次转型升级,从原来上海民族轻工业的纺织厂到1990年代末的文化创意园,再到如今集合艺术、教育、创意设计于一体的品牌园区......这一系列的“破茧”新生,不仅营造了苏州河畔浓厚的艺术创意氛围,也为上海城市更新又添一座海派人文历史打卡地。
1933年,徽商周志俊在莫干山路50号建立了第一栋厂房——棉花仓库,1937年在此创办了信和纱厂。周志俊1898年出生在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幼年随祖父和父亲寄居青岛,17岁时随父迁往北京。父亲为他请了一位英语家庭教师,还让他参加美国汉弥尔顿商学函授学校学习现代企业管理。1918年在父亲筹办青岛华新纱厂时,为了与美国美兴公司洽商订购设备,父亲选他担任自己的翻译。从此,他走上了经营民族工商业的道路,与父亲共同经营青岛华新纱厂。
1933年,周志俊前往美、德、法等国家,在8个月的行程中,重点考察了棉纺业,特别是在美国参观了产棉区和纺织印染厂、纺织机械厂,还参观了芝加哥博览会,开阔了眼界,接触了世界新技术。上世纪30年代为引领时尚,青岛华新纱厂及时引进德国印染设备,独立研发出仿190号阴丹士林“安安蓝”布,一推出便成为上海滩市场上的抢手货。
正当华新纱厂获利丰盛之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青岛沦陷,周志俊把青岛华新纱厂的部分机械设备转移至上海苏州河畔的莫干山路50号,为了规避日本人干扰而以英商名义向香港政府注册信和纱厂,信和的英文译名是“New China”,这是在内忧外患年代民族企业家对复兴中华的殷切期盼。为了给信和纱厂壮大声势,周志俊甚至聘请了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的颜惠庆担任首席董事。1938年4月信和纱厂开始正式生产经营。
信和纱厂投产不到一年,就已拥有纱锭3000枚,织机20台,职工1000余人。为表达爱国情怀,信和纱厂将阴丹士林蓝布取名为“爱国蓝”,并将其做成一款民族旗袍,邀请当红影星胡蝶为爱国蓝布旗袍代言,使之成为当年上海滩最为流行的服装款式。订单应接不暇,在上海滩开辟出了一块新天地。
1939年,上海棉纺织工业最早建立的同业组织即华商纱厂联合会对信和纱厂进行了商标认定。1940年初,信和纱厂由“英商”改为“华商”。抗战期间,周志俊用200辆卡车运送自产纱布和战略物资支援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信和纱厂,信和纱厂停工。1944年下半年,周志俊斥巨资赎回纱厂,并于1945年10月全面复工。出品松鹿、五子登科、九鱼牌棉布。
新中国成立后信和纱厂改名为信和棉纺厂。周志俊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实业家,在抗美援朝时,周志俊主动向在朝鲜前线英勇抗敌的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1961年,信和纱厂改组为公私合营信和毛纺织厂,1966年改为第十二毛纺厂,1994年改为春明粗纺厂。春明粗纺厂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其孔雀牌呢绒、红蝙蝠牌呢绒、金羊牌毛毯享誉全国。
从信和纱厂到春明粗纺厂的历史沿革,正是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曲折发展的缩影。上世纪90年代,莫干山路50号历经六十年形成的工业建筑群落被专家誉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建筑博物馆。
1999年,春明粗纺厂重组,4万余平方米的厂房调整出租。一时间,引进了大大小小共有100多家客户入驻,其中有小商小贩,也有服装厂、印刷厂等小企业,甚至连厂内的锅炉房、煤场都借给人家做煤球、卖棒冰。
2000年初,莫干山路50号内保存完整的厂房建筑因其工业感、空间感吸引了画家薛松。他租下7号楼染整车间三楼作为自己的工作室,成为第一个入驻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家。紧接着,薛松的朋友们也纷纷入驻莫干山路50号。令艺术家青睐的是厂区内毫无修饰的建筑环境,扑面而来的浓浓的工业风。这些陈旧建筑上的点点斑驳,重现了昔日工厂的繁忙景象,也诉说着时过境迁的沧桑,强烈激发着他们的创作灵感。
2002年,厂区锅炉房也迎来了它的新一任主人,入驻其间的是在国内外知名度极高的“香格纳画廊”。香格纳画廊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持续呈现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在上海、北京、新加坡均设立有空间。
这个锅炉房原先是租给做煤球的,整个区域都特别脏。园区改造时锅炉房被拆干净,铁铸的大烟囱也被拆掉卖了10万元,给厂里一些困难员工发补助、报销医药费还有一些工资等。2002年,通过薛松的介绍,香格纳画廊的主人劳伦斯·何浦林来到园区,锅炉房11.5米的层高和16米的跨度令劳伦斯一见钟情,他当场决定让香格纳画廊进驻园区。香格纳画廊入驻不久,丁乙、张恩利、严培民、周铁海等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也陆续来到这里,并一下子带进来11家艺术企业。他们的入驻,让园区有了艺术气息,为之后升级为创意园区奠定了基础。
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厂逐渐变身文艺范十足的艺术空间,一家家画廊,一个个设计师工作室的入驻,使工业遗存实现了华丽转身。依傍苏州河天然的地理环境,散发着独特的海派文化魅力,旧建筑群的大空间对现代文化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的入驻,莫干山路50号在艺术领域声誉日隆。2002年,“上海市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从此,春明工业园区向文化艺术园区转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家开始在园区内开设工作室、画廊,老厂房与当代艺术在苏州河南岸紧紧相拥。
2004年9月14日,历经风雨变迁的老厂区,终于化茧为蝶,正式更名为“M50创意产业园”。“M50创意园”门前的标志是由厂房、油漆字、工业零件等符号提炼出不同形态的M、5、0三个字符组成。M即莫干山路英文名称Moganshan Road的首字母,50有两层含义,一是其所在位置为莫干山路50号,另一层含义是指园区内的历史建筑为50幢。从此,昔日斑驳废弃的旧厂房一跃成为苏州河沿岸重要的文化地标。
2004年,莫干山路50号和东方明珠、新天地等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杂志亚洲版推荐为上海时尚新地标,并发表报道,使之在国外名声鹊起,大批国外艺术爱好者、藏家纷纷慕名而来。
如今,M50创意园区内已吸引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等20余个国家和10多个省市的近160户创意设计公司及艺术家、摄影家和各类文化创意机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一片先锋前卫的艺术工作室间保留着的则是1930年代至19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包括厂房、仓库、锅炉房、食堂、烟囱及部分生产设备。这些工业建筑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兴衰,是一部活着的民族工业建筑史。M50创意园区不但承载着工业历史记忆,还有活着并生长着的当代艺术,老工厂与新文化在这里交织在一起,逝去的历史和新生的艺术交汇融合,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上海独具代表的城市文化名片。
莫干山路50号门前矗立着灰色的充满现代感的墙体,最高处M50的标志十分醒目,开放式的大门充满时尚的艺术气息。墙体下部是一幅手绘园区图,里面清晰地标志着每幢楼所处位置。进门右侧是一家酒馆小店,临街的吧台和门前的圆桌和椅子带来时尚生活的氛围。M50创意园区内,纺织纱厂的工业遗存大大小小错落其间,外墙的旋转楼梯若隐若现。
作为上海当代艺术的聚集地之一,M50没有过度装修,基本保持了纺织厂原来的样貌。走在道路狭窄但整洁的园区内,建筑结构联通交错,灰白的厂房外墙和锈迹斑驳的扶栏依稀可见昔日工厂的旧貌,一座座建筑的钢筋砖瓦上镌刻着时过境迁的沧桑。
M50的建筑群最早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保留了自以来的Art Deco风格建筑以及解放初期苏联风格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兴衰,是一部活着的民族工业建筑史。园区的改造基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既保留着之前的工业风格,又融入当代元素设计,这使步入园区的游客,恍惚间会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随着大量的国内外现代艺术家工作室、国内外画廊、影视制作、艺术酒吧等的介入和使用运转,老建筑独特的高大空间所潜在的历史感、功能性、艺术魅力等信息元素和能量传递出来,释放出来。
靠近大门左侧的1号楼原为办公室,现在里面成了画廊和室内设计工作室。3号楼原为织布车间,如今里面是文化公司与茶馆。5号楼原为信和纱厂配电室,这个二层建筑至今仍保留原来棉纺织厂的一套机电设备,自1938年使用至2005年,如今这幢楼变成展示中心,作为一处重要景点供游人观赏。园区内9号楼现是画廊和艺术创意生活馆,16号楼则有香格纳画廊入驻……
艺术家们看中的是这些不同时期工业建筑的大气和不羁,它们的层高大多在4米到6米之间,跨度从8米到15米,空间的多元化和可改造性使艺术家们总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空间,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改造。与此同时,M50创意园也如它的空间结构般以融合多变的姿态容纳、孕育出无限可能与生机。原本的车间成为各具创意的画廊,办公室成为个性独特的工作室,工人浴室成为创意商店。不仅每一扇门里有艺术气息,整个公共空间也能处处见到艺术,无形中与上海的历史文化产生了联动,满园的当代艺术气息使老厂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M50的厂房不事装修,地面水泥斑驳,厂房与厂房之间有几条狭窄、昏暗的通道,类似于老上海的弄堂。这个上海纺织工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极具上海地方特色的弄堂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意火花呢?
4号楼的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原纺纱车间,共二层,底层层高4.5米,二楼最高层高有6米。2022年春天,4号楼原纺纱车间公共走道一条长长的通道变身为老上海的弄堂。走进弄堂,仿佛穿越了时光。墙面上悬挂的一幅特制的M50园区地图引人关注,园区内的观赏景点与艺术工作室位置被螺丝标记出来,在木板下方的凹槽中摆放着一些毛线,游客可以自行拿取毛线在螺丝间缠绕作画,融入作品的创作。
弄堂里霓虹闪烁,昔日纺织行业你追我赶争先进的记忆在霓虹灯影中、墙报中再次闪现。一扇扇老窗户灯箱上展示着苏州河畔的老照片,天花板上悬挂着众多绚丽的霓虹灯牌,令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有一种复古与未来的错位感。
在弄堂一侧墙面上用上世纪的布票拼接出两位纺织女工的形象,记录着一代纺织女工的风华。梭子形象的墙绘上放置着荧光长带滚轴,印有上海的轮廓,寓意着“梭里有上海”。老厂房地板有裂缝,在地面上画上一双巧手,用针线缝缀那些裂缝,巧妙地将纺织和艺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弄堂内还展出了毛线、织布、手摇纺车等纺织元素的作品,既呼应了M50的纺织厂历史,又带给人浓浓的老上海弄堂印记和纺织工业复古风。漫步其间,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时空交错感,带给人奇妙的审美体验。在弄堂深处,一个小小的出口通向外面,设计者以相机取景框的样式巧妙地将内外两个空间联系在一起,当人走进通道时,景是眼中框,人也是框中景。他们一起朝着出口处的光,走向灿烂的前方。这些美好创意使得原本昏暗的通道迅速变身为网红打卡地。
漫步园区,你会发现各式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如一扇生锈的斑驳铁门在艺术家笔下幻化成了一幅《搪瓷杯》,工厂的历史悄然融于创意之中。一面老旧墙面变成了俏皮的笑脸,张大的嘴巴,仿佛在朝你嘻嘻笑着。
园区内6号楼后的一座水塔已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在低水塔的5米×4米圆弧形外立墙面上,用涂鸦的形式展现了9名戴着白色帽子穿着白色围裙的纺织女工,画面正前方站着高举双手牵着左右两位纺织女工手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对着来往路人开心地咧嘴笑着,仿佛听得见朗朗的笑声。通过墙绘,工业遗存与它过去的文脉有了呼应,又因为园区当代艺术的氛围,显得独特又贴切。
园区11号楼是一幢建于1952年的三层建筑,原来是中高级职员办公室,现成了“半度音乐”入驻地。2003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