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且随着技术的升级,也是在积极的匹配当前消费者生活的场景变化,所以在选购一台合适的投影仪时,不能只依赖参数,实际体验也非常重要。
而最近投影仪市场因为极米H5的发布可谓是掀起了一波讨论的热潮。首先就是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亮度标准“CCB亮度标准”,其次就是它将D65色温标准、复眼透镜等参数作为亮点进行了宣传。那么,极米H5认为的亮点,是否真的好呢?下面就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众所周知,目前投影仪使用的亮度标准都是ANSI亮度标准,其作为国际标准,已经被各大品牌厂商以及消费者所接受。而极米弃用ANSI亮度标准,推出了自己的CCB亮度标准,这是为何?借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达不到标准,我就创立标准。
那么,这个所谓的CCB标准和ANSI标准相比如何呢?其实我们从极米H5的详情页就能窥得一二。对投影仪有了解的都知道,极米H3S的亮度为2200ANSI流明,所以根据详情页标注的,将极米H3S换算成CCB流明的线CCB流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将CCB流明/2即为ANSI流明呢?
那么,同样的逻辑,我们将极米H5的1400CCB流明换算为ANSI流明,则2800ANSI流明。对于这个亮度数值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当贝F5,并且在处理器、存储空间、画面校正等参数配置和当贝F5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价格却比当贝F5贵了1000元,不得不让人怀疑极米H5是不是一款高价低配的投影仪。
关于D65色温标准,其实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在投影仪市场上已经有某些投影品牌在使用了,并且有用户实际体验之后表示,开启D65色彩模式之后,投影画面会变黄,看着很难受。
其实所谓的D65色温标准是日光标准,而并非色彩标准。它是人工模拟日光的照明效果,保证在室内、阴雨天气观测物品的颜色效果时,有一个近似在太阳光底下的观测的照明效果,色温值为6500K。而这个6500K其实还是欧美人定的标准,因为6500K是北美洲正午时阳光的平均色温。
如果有人去过欧美国家的话,肯定注意到当我们看他们的电脑或者电视时,会觉得屏幕色温偏暖。那是因为欧美国家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为6000K,所以我们看国外的片子时,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并且欧美人的眼睛如果看9300K高色温的画面,就会觉得偏蓝,而看6500K的画面就是白的;相反,亚洲人如果看6500K的画面就会觉得偏黄,而看9300K的画面就是白。
所以,D65色温标准更适合欧美人的观看习惯,而亚洲人则更喜欢高色温,肉眼的观感也最佳。因此,对于投影仪厂商来说,D65只是宣传的一个卖点,并且根据国家GB/T4645-94国家标准,室内影院银幕反射光色温应该为5400K400K,而投影仪作为私人影院,在晚上使用环境情况与影院十分相似,所以D65的6500K也并不符合电影院的国家标准。
下面可以通过一张实拍对比图来看看采用了D65标准的投影仪和没有采用D65标准的当贝F5的差别:
通过上图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采用了D65标准的投影仪画面明显存在偏绿偏蓝的情况,相比之下左侧的当贝F5在色彩还原方面更接近原图。并且,在开灯情况下,采用了D65色彩标准的的投影仪画面还会发黄,这就非常影响观看体验了。
毕竟,投影仪作为追剧、看综艺、电影的显示设备,追求实际肉眼“更好看”才是正解,况且即便是国际一线大厂三星的投影仪,色温也并非选择6500K。而且,在电视行业,液晶电视也不喜欢设置D65的6500K色温,特别是万元以上高端电视,D65已经是不被认可的了。
复眼透镜是由多个小透镜集成排列而成,将两个复眼阵列平行排列,使透过的光线均匀分布,而利用双排复眼透镜阵列实现均匀照明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均匀性和照明亮度。
简单来说,复眼透镜的分区数量决定投射的画面细腻程度,分区越多,光线均匀度越高,画面也就越细腻,并且不同的材质其耐热性和透光率也有所不同。
极米H5在复眼透镜的分区数量上搞了个小动作,就是在开售前后,其详情页上关于复眼透镜分区的数量有改动,并且前后差距还挺大,亮度均匀度也有调整,至于修改前后哪个是真实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且最终会对画面有什么影响,还得等到实拍画面才能知道。
并且,复眼透镜的材料选择上,极米H5使用的还是塑料材质,而塑料材质的复眼透镜亮度无法达到90%以上,其耐热性、透光率表现也较为普通,相比当贝F5采用了玻璃材质的复眼透镜,亮度均匀度>90%,就目前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来看,当贝F5投射的画面更通透,画面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无论是极米H5的CCB亮度标准,还是D65色温标准,又或是复眼透镜,我们在选购投影仪的时候,不能只依赖这些参数,实际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很多人选择苹果手机一样,也不会去看它的参数,只说实际体验,用过的自然都知道它比其他品牌的手机体验要更好,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选购投影仪或者电视。